立足智能技术 精研“大交通” 同济大学获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

2022-09-13 11:39:17 来源:中国交通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同济大学开展交通基础设施韧性提升关键技术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原则同意同济大学在交通基础设施韧性提升关键技术、综合交通低碳化发展关键技术、道路交通系统本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一体化出行服务与治理关键技术、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及智慧运营关键技术、高速磁浮交通装备集成验证和综合评估平台建设、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试点。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这为同济大学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深化交叉融合,推动传统学科转型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契机。

多学科协同推进 车路一体智能网联交通研究厚积薄发蹄疾步稳

  同济大学融合了交通运输工程、车辆工程、电子信息与控制、智能科学、测绘科学、土木工程、管理科学等优势学科,在学校“优势工科引领带动、厚重理科融合推动、特色医科协同驱动、精品文科共享联动、前沿交叉创新互动”的学科建设思路下,围绕“大交通”的高质量发展,下狠功夫,做深工作,出真成果。

  国内高校首个智能网联汽车交通测评基地。

  同济大学于1979年在国内率先开辟中国交通工程研究,开创并不断拓展我国道路设计与管理的理论及技术体系,引领道路智能化发展;突破智能交通关键技术,实现传统交通工程向智能交通工程的变革,建成第一个智能交通控制诱导系统;创建我国交通安全理论及技术体系,为交通安全水平的显著提升作出了关键性贡献;填补我国智能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空白,引领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新世纪以来,同济大学瞄准人—车—路的协同畅行展开深入全面的研究。同济跨学科组建联合团队,深研全息感知、主动跟踪、态势预测、定向发布、群智控制等交通前沿问题,细究人—车—路—网耦合机理,探寻交通系统的衍化规律。柔性引进10多位国际顶尖道路交通安全专家,共建同济大学交通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研发了全国通用的道路交通事故风险防控平台,累计成功干预90多亿次风险行为,使交通安全系数大幅度提升,高质量交通有了坚实保障。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包括自动驾驶在内的混合交通行为变得常见,如何保证不同种类智力的驾驶行为各循其所、各畅其行?同济大学集合多学科力量,组建跨学科团队,攥指成拳,开展异智组网、跨层传输、集群通信、智控系统、边缘设备、异智供需均衡等研究,剑指异智交通的高质量发展。

  我国首个城市快速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随着研究的全域铺开,同济大学“大交通”的蛋糕也越做越大。学科瞄准综合交通发展方向,近年来先后获批多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共同组成了开展车路一体智能网联研究的智慧综合交通研究平台。建成全国高校首个智能网联汽车交通测评基地,自主研发智能网联交通完整测评工具链,具备本领域科技创新的显著优势。与此同时,依托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和钟志华、何积丰等院士领衔的学科团队,未雨绸缪先布局,形成全息交通系统人工智能应用和智能网联交通的新增学科方向,成果支撑了首个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示范区、国家智能交通测试基地(无锡)建设和洋山深水港智能集卡编队示范运行等。

瞄准新时代国家需求 科教融合汇聚合力

  “交通强国建设,人才培养必须先行。”学校瞄准新时代国家需求,通过组建高层次教学科研团队,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并建造多个“国内第一”的测试实验平台来支撑人才培养,并注重同行业内的著名企业和研究机构联合建设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平台,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同济大学2019年入选交通运输行业智能车路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为了解决智能车路协同这一新兴技术领域创新人才极度匮乏的问题,同济大学实施“智能交通与车辆专业”大类招生大类培养,设立“智能交通”强基计划,探索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面向新时代背景下上海等超大城市交通治理的重大需求,学校创设了“城市交通”交叉学科,汇集交通、城规、管理、经济及社会学等相关院系力量,形成35人的跨学科导师团队。研究生全部采用双导师或多导师制,即双学科、校内+校外、国内+国外导师联合培养。

  今年4月,学校启动了新一轮“强化学科交叉育人模式”建设,重点支持五个专题,其中就包括交通运输工程的综合交叉。项目指南发布后,收到申请书260余项,全校47家单位科研人员申报,入选项目127项,支持经费总额接近4500万元。其中,“交通运输工程的综合交叉”专题的非交通学科学者获助比例达到52%。这位负责人表示,这些交叉学科成果,绝大部分都有学生们参与研究,获得的成果成为育人的“熊猫土”,是“大交通”育人的好“养料”。

  自同济大学发起第一个全国性、学术型大学生交通科技创新竞赛项目,至今已在全国各高校举办了十五届。如今,交通学科的大学生们每年在国内外大赛中斩金夺银,研究生的科研成果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学生作为第一作者的18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在交通领域最具国际影响力的TRB年会上学生发表的论文数量和影响居国内第一、国际前列。在人才培养方面,仅2020年就有朱永灵、姚启明、张郁、净文常等毕业生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人工智能学科成为“酵母” “大交通”学科如虎添翼

  国际一流、我国首个8自由度高仿真驾驶模拟器。 

  “获批试点建设,意味着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肩上使命重大,担子不轻。”该负责人介绍,以“道路交通系统本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为例,将在今后几年里,研发“广域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车内外视频检测”结合的全要素运行监控装置,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频率雷达芯片。研究交通参与者行为,构建道路运行视觉环境与驾驶行为谱系模型,研究考虑人因随机性及系统容错能力的人—车—路—管理道路交通系统设计及运行安全评价方法。研发驾驶行为引导及干预技术与装备、面向容错目标的道路交通运行安全风险控制技术与装备等。通过3—5年的努力,让交通安全水平达到新目标;依托示范工程,推进智慧感知、风险管控与阻断等方面专利成果的转化,车路一体智能网联研究将会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该负责人说,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及智慧运营关键技术,将研究综合交通枢纽协同优化与站城融合规划理论方法、枢纽智能基础设施建造与智慧运维技术、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枢纽智慧运行控制与服务技术等,提出客货枢纽智慧服务新模式。通过3—5年时间,依托示范工程,形成支撑站城融合发展的规划设计技术体系及运营服务模式。

  “立足智能技术,推进交通学科交叉融合是未来同济‘大交通’努力的方向。”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的数年里,将举同济之力,联海内外同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学科和学科交叉的优势作用,让人工智能成为“酵母”,使交通学科如虎添翼。将依托交通学院、汽车学院、电信学院、测绘学院和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等,开展以车路一体智能网联为重要目标的交通研究,依托龙头企业、面向重大工程、吸纳当代数字化成果,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人才,继续深化实施本研一体化贯通培养模式,争取早日构建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具有引领性的智能网联交通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同济模式”。

责任编辑:刘兆
新闻关键词:交通智能技术同济大学